合格投资者提示
根据《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第五条,投资管理资产的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一)
    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
    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二)
    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三)
    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我是合格投资者
取消
老年人防范金融诈骗小讲堂(二)
发布时间:2021/06/22
来源:

常见诈骗手段3

“你欠费了”

案例:张奶奶是位“新潮”的老人,最近刚学会打线上麻将、在电脑上看电视剧。日前接到电话,一位自称电信公司的工作人员告知她,家里的宽带网络欠费了,并要求与她核实家庭地址,当张奶奶报出家庭地址后对方立即表示地址正确,需要缴纳1200元欠费及滞纳金,共计1500元,否则将断网。张奶奶眼见刚建立的兴趣爱好要被剥夺,立即将1500元汇入指定账户,待事后与子女问起,才知道其女儿早已都缴纳好相关费用,方知受骗上当。

分析:生活中的便民设施和服务越来越多样,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老年人的新型生活习惯,钻了空子实施犯罪。骗子会冒充电信、邮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单位的工作人员,通知你电话欠费、电视网络欠费、包裹快件滞留或公积金账户冻结等,先套取您的身份信息和家庭住址,然后再实施诈骗。

支招:接到此类电话,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信息,立即挂断电话。可以想想家中一般是谁在处理这些事宜,与家人先行核实。若确实有欠费情况,直接前往相关营业厅或通过官方热线、app等正规指定渠道进行办理。

 

常见诈骗手段4

“中奖骗局”

案例:家住郊区的马老太前段时间收到一封信,信封里是一公司送的“刮刮奖”卡片,还有公证书。马老太仔细一看,自己竟然中了200万元巨奖,高兴之余的马老太立即拨打卡片上电话要求兑奖。随后,她根据电话要求分别打款逐步被人骗走了16万元。

分析:刮奖已成老骗局,遇此情况须谨慎。犯罪分子通常广泛撒网,以电话、短信、信件等方式散播中将消息,坐等“鱼儿”上钩,当其中有人相信时,通常要求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后才能兑奖,此通操作往往实质上就是转账、透支等转移财产行为。

支招: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相信轻易就能中奖,“兑奖”之前与子女和家人多商量。只要不贪心,稍加留心,别被牵着鼻子走,就不难识破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