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
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二)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三)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案例一:网购信息被盗,退款变贷款
一、案情简介
某大学生赵某接到自称淘宝网店“客服”的电话,称她买的衣服有质量问题可获得退款,对方准确说出她的名字、订单号、购买衣服颜色、型号等详细信息,赵某信以为真。但此时“客服”提出了一个退款条件,必须有支付宝的极速退款资格,而该资格要有足够多的芝麻信用分值,“客服”表示,他会转6000元的保证金帮赵某提升芝麻信用分,但之后赵某需将这笔钱退还给网店。赵某同意后,“客服”加了她微信,并发来名为淘宝退款的网页链接。赵某点进去按照提示操作,很快收到6000元,赵某以为这是“客服”转来的保证金,便将这笔钱转给对方。但事实上,赵某收到的6000元就是赵某按照“客服”指示操作从网络贷款平台借出来的,赵某并没有收到任何退款。
二、手法分析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个人的网购信息,伪装成购物平台的客服人员,以商品质量出现问题、发错货物等理由,主动提出要为买家退款,甚至提供多倍赔偿,骗取买家信任。再通过网络借贷APP或钓鱼软件等方式设陷行骗,“耐心”指导受害人操作,骗取受害人钱财。
部分消费者缺乏警惕意识,为了快速退货退款并获得赔偿,盲目按照犯罪分子的要求进行网络操作,反而中了骗子设下的圈套。
三、防范建议
近年来,网购已经成为人们购物的重要方式,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伴随而来的也有不法分子制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陷阱,大家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牢记以下几点:一是网购时一定要在电商平台上与卖家沟通,而不是通过短信、微信、电话等联系客服人员,这样才能有效提示和拦截站外钓鱼网站;二是如果需要退货退款,一定要通过电商平台提供的官方渠道进行相关操作,确保退货退款流程在电商平台的监督之下进行;三是如果退款时对方提出需要转账、汇款、贷款等要求,务必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四是不随意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不轻易点开陌生的网址链接,更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任何个人信息。
案例二:警惕“盗号类”诈骗
一、案情简介
王女士在上班期间接到丈夫的电话要求立即向某账号转账73600元,因其女儿通过QQ联系父亲表示要报名某培训课程,并发来一张有学校署名(未盖章)的“缴费通知单”截图,并表示临近报名截止时间需要尽快汇款。想到女儿经常参加网上课程,王女士没有进一步确认情况,通过手机银行将7万元分成两笔转账至指定账户,第一笔资金汇出时,银行风控系统识别出王女士账户正在向陌生账号汇款,发送了预警短信提示持卡人,但王女士汇款心切没有引起关注。第二笔汇款时,银行又发出风险预警短信,提示王女士正在向陌生账号汇款需要警惕,王女士看到短信后开始犹豫,随后冷静下来暂停手机银行操作向女儿核实情况,发现女儿的QQ号被盗,犯罪分子盗用女儿的名义进行诈骗。
二、案例分析
疫情期间,许多在家学生在家通过上网课等形式学习。骗子也盯上了这个特殊时期,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冒充子女要学费、冒充老师骗家长。这类骗局往往是通过以下方式骗取资金:首先,盗取学生QQ号、微信或者编辑与学生头像、资料相似的山寨QQ号微信;然后,冒充子女通过QQ、微信等形式与家长联系,表示要参加辅导班,需要尽快缴纳学费,并自称手机损坏,无法电联。家长收到信息后,在“子女”催促下,缺少时间考虑,极其容易上钩。
三、防范建议
1、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使用QQ时不要设置太简单的密码,以防被盗,不要随意接收他人发来的文件,防止因中了木马病毒导致QQ号被盗;
2、要警惕陌生电话或微信加好友。QQ和微信并非实名,任何人都可以将名称改成子女的名字,头像改成一样的照片,要注意分别真伪。
3、不要轻易转账。凡是受到转账信息的,应当提高警惕,遇到自称领导、同事或亲朋在QQ或微信在要求转账的,一定要当面或电话确认。